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最近引入了以世界技能大赛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国家集训队成员夏米佳为代表的一批00后青年才俊,加入医院医疗护理员队伍,将健康与社会照护领域的国际标准深度融入临床服务实践。
此举不仅为“免陪照护服务”政策注入专业化、年轻化、职业化的新动能,也将切实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全面提升就医获得感与满意度,打造高品质服务样板。
对标国际标准,照护服务走向专业化
长期以来,住院患者的日常照护多依赖家属或传统护工,存在服务不规范、专业能力参差、管理难统一等问题。国家推行的“免陪照护服务”政策,旨在由医疗机构统一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照护服务,让家属安心“放手”,让患者享受科学、有尊严的照护。
市七医院此次引入的专业护理员是经过世界技能大赛体系严格训练、具备国际视野与前沿照护理念的高素质人才。她们掌握精细化生活照护、病情观察辅助、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等全方位技能,服务全过程贯穿国际通行的照护标准与人文关怀理念。
“这不仅是‘免陪护’,更是‘优陪护’。”市七医院护理部主任金咏梅表示,“这批00后年轻力量的加入,为护理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她们专业基础扎实,评估能力突出,沟通细致入微,操作规范严谨,不仅能保障患者安全与舒适,更能敏锐捕捉病情变化的早期信号,第一时间与医护团队联动,真正成为医疗照护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赛场走向病房,医疗提质增效
曾在全国技能大赛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夏米佳,如今已在市七医院重症监护室扎根成长。她和她的年轻同事们正将国际健康照护的先进理念与标准化流程融入日常服务中,为不同病种患者量身定制科学、系统、人性化的全程照护方案。
她们不仅是一线服务者,也是专业“火种”:通过“传帮带”机制,积极带动全院医疗护理员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推动服务从“经验型”向“标准型”转变,助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服务规范、与国际接轨的专业照护队伍。
患者家属李女士深有感触:“我父亲因重症肺炎入院,原本全家都为陪护问题焦虑不已。但转入市七医院后,这种担忧彻底打消了。”她由衷赞叹:“这些年轻人不仅体力充沛,更懂专业、讲方法。他们协助翻身规范到位,拍背排痰科学有效,还时常与我们沟通病情进展。现在我终于能安心休息,真正感受到什么叫‘托付无忧’。”
对医院而言,这支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的照护队伍,有效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护士得以从基础生活照护中解放,更专注于专业护理工作;而由医院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的护理员团队,则确保了服务质量的同质化与高标准,显著降低因照护不当引发的压疮、坠积、感染等并发症风险,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树立行业标杆,引领护理服务新变革
市七医院院长胡聃表示,此次医院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响应国家“优质护理服务”战略、回应百姓健康需求的一次探索,旨在打破社会对“护工”群体的刻板印象,重新定义医疗照护的职业价值,为医疗护理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开辟全新路径。
这一实践将“人才高地”建设与“民生服务”提升深度融合,以“国际标准”赋能基层照护,既惠及万千患者家庭,也为全市乃至全国医疗机构高质量推进“免陪照护服务”政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未来,随着这支“王牌”照护队伍的持续成长与成熟,市七医院的“免陪照护服务”模式有望成为上海医疗服务的一张闪亮名片,引领我国医疗照护服务迈向更高品质、更具温度的新阶段。
配配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