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主办的“相约四叶草,共话‘信’未来——‘诚信生长力’课程走进进博会”活动在国家会展中心“信仰大厅”举行,来自上海高校诚信文化育人联盟成员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参展企业和中小学的嘉宾们各自给出了答案。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任彦指出,历年来“小叶子”在进博服务中锤炼出的诚信品格,养成的守时、尽责、真诚、严谨的作风,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立信“小叶子”们以守时践行承诺、以信息准确恪守事实、以真诚维系交往、以严守纪律履行职责,用行动诠释了进博会志愿者的诚信内涵与专业素养。
连续两届在进博会参展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党委副书记、执行总裁杨志国指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1927年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在近百年历史中,立信所始终坚持诚信为本,奠定了今天服务国家战略、跻身行业前列的坚实基础。作为服务贸易展区的重要参展机构,立信所今年以“勇立数智潮头,信连全球机遇”为主题,全面展示在数智化与国际化领域的专业服务能力,致力于以诚信和专业铸就民族品牌,把进博会流量变成合作发展的增量。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附属高行中学校长刘文杰指出,进博会不仅是经济贸易的盛会,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进博知识进课堂”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进博会的背景、意义和亮点,借助进博会中“诚信经营”“品牌信誉”“通过法制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关键词,深化学校“新商科”特色创建,通过具象化的榜样、情境化的体验和制度化的传承,引导中学生关注进博、理解诚信。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赵晓霞教授认为,在数字贸易时代,区块链等技术正在构建新的信任机制。区块链被称为“信任机器”,因为它“不可篡改、可追溯”。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只能保证“链上的数据”不可篡改,不保证“上链的数据”就是真实的。财经专业大学生应深入理解区块链等技术特性,承担起验证数据源头真实性的“守门人”职责,成为数字经济的“鉴证师”,确保AI风控模型没有偏见、确保交易数据真实可靠,从源头上为未来的“诚信贸易”保驾护航。
“小叶子”代表们也都各抒己见,纷纷畅言。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志愿者张姝晨分享了从“挑战杯”赛场到进博会服务一线的感悟,她深刻体会到诚信是连接科研创新与志愿服务的共同基石,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更是立足岗位的根本,踏实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是成长的关键。
上海高校诚信文化育人联盟成员单位、华东政法大学的志愿者胡琼月表示,在进博志愿服务中深刻体会到诚信是跨越国界的通用语言,它体现在志愿者准时的坚守、精准的解答和真诚的微笑中,这场国际盛会不仅依托国家的信义,更依靠每个参与者的信用。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留学生志愿者叶戈尔(Yegor)来自哈萨克斯坦,他表示,自己亲眼见证进博会与“一带一路”倡议如何以诚信为基石,为各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未来,他愿成为诚信文化的传播者与中哈合作的桥梁,用专业力量推动共赢发展,让诚信连通文明,以合作共创未来。
立信“诚信进博”徽章创作者之一王陆玥同学分享了徽章的设计灵感——天平象征“公平坚守”,算盘代表“专业精准”,诚信柱体现“立信根本”,设计将“中国信用”的理念融入进博舞台,展现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
活动中,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解超以“信立青春 博向未来——以诚信底色绘就金融报国青春答卷”为题做主旨导学,从“践进博之约、溯校史之源、担时代之责”三个维度,阐释诚信精神之于金融报国伟业的核心价值。他希望学生们以“信”铸魂,做胸怀家国的立信人,将对进博的体验升华为服务“国之大者”的坚定信念;以“信”强能,做洞见未来的立信人,锻造面向未来的洞察与创新能力;以“信”践行,做扎根大地的立信人,将诚信原则从国家展台延伸到社会每个角落;以“信”弘道,做引领新风的立信人,成为诚信文化的“火种”与传播者。
此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高校诚信文化育人联盟牵头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主办,是将诚信教育融入国际交流场景的积极探索。活动汇聚多方代表,将校园诚信教育与社会大课堂、国际大平台有机结合,实现校园育人体系与国际开放平台的有机衔接。
配配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