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世界早产儿日。记者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获悉,该院正式成立随访中心,“全周期守护”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
去年12月27日出院的早产儿乐乐(化名),胎龄仅22周+2天、出生体重仅450克,刷新了上海市存活胎龄最小早产儿的纪录,经复旦儿科医院新生儿诊疗中心精心救治后顺利回归家庭。

日前,乐乐和父母一同回到医院参加活动并接受医护团队的定期随访,目前乐乐已纠正胎龄1岁,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可喜的成长过程充分展现了早产儿生命力的顽强。
据悉,复旦儿科新生儿诊疗中心凭借着医护团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成功救治了大量极、超低出生体重儿,自2024年以来已成功救治胎龄32周以下早产儿近47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成功率达97.5%。
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儿科医院在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与健康管理领域始终走在前列,拥有全国唯一的独栋新生儿大楼,专业的新生儿监护病房、舒适的家庭陪护病房、高规格的母乳库、温馨的母婴室等,而新成立的随访中心即设在新生儿大楼的一层。

随访中心整合新生儿科、康复科、眼科、耳鼻喉科、营养科、神经科、呼吸科等多学科优势和资源,通过建立系统性的长期跟踪档案,提供个性化评估与干预指导,持续关注宝宝出院后的体格发育、营养状况、神经心理行为等核心健康指标,着眼于“全周期守护”的长远健康管理。
此外,随访中心在环境设计和空间布局上,无论是色彩选择还是区域划分,每一处细节都聚焦儿童的心理需求与家庭的情感体验,凸显了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的空间友好及服务友好理念。

家长及宝宝走进随访中心,仿佛步入一个梦幻的“森林音乐会”,色彩斑斓的壁画和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有可爱的宝宝趴在大象用鼻子蜷成的怀抱中熟睡、有融入“袋鼠式护理”照护理念的主题画作等,将原本素净的墙面打扮一新,令候诊区域仿佛置身于童话舞台。
在候诊区长廊的墙上,一排记录着早产儿“毕业生”的成长影像,静静诉说着“生命逆袭”的动人故事,温暖并点亮候诊区焦灼家长的希望。
带着宝宝回来随访的家长,在这里即可“一站式”完成专家问诊、康复评估、眼部发育检查、抽血检验等一系列随访需求,多学科团队的无缝协作,为每个早产儿筑起安全、温暖、充满希望的港湾。
随访中心还将开设家长课堂,由新生儿科、心理科专家和医务社工共同为患儿家庭提供专业科普,内容涵盖母乳喂养技巧、家长心理调适方法、社会支持与减压策略等。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王艺表示,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儿科在超早产儿救治领域屡屡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成功救治迈向“全周期守护”的健康管理,医院将用全面、细致的医疗保健服务呵护每一个生命的茁壮成长。
配配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